胆红素偏高有什么危害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胆红素偏高可能会出现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梗阻性黄疸、核黄疸等危害。通常遵医嘱通过药物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较好的缓解。
1、溶血性黄疸:血液中胆红素偏高,也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红细胞破坏过多,使血液中的间接性胆红素不能完全转化为直接胆红素,从而出现溶血性黄疸,可导致皮肤巩膜、黏膜等部位出现黄染。此外,由于胆红素还可刺激皮肤周围神经等,还可使皮肤出现瘙痒的症状。
2、肝细胞性黄疸:可由于各种病因,例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中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引起,可导致肝细胞正常功能受损,导致肝细胞对非结合胆红素的结合障碍,从而导致体内的胆红素升高。由于体内过多胆红素可反流至血液与肝脏,所以可导致肝细胞性黄疸的发生。
3、梗阻性黄疸:由于胆道或其他部位出现梗阻,例如胆结石、胆汁淤积症等,可导致结合胆红素聚积,胆红素升高从而引发梗阻性黄疸。
4、核黄疸:核黄疸是结合胆红素在基底神经节和脑干部位聚集引起的,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偏高,通常会损伤到患者的脑细胞,可伴有嗜睡、食欲差、呼吸窘迫、四肢抽搐等症状。
5、其它:胆红素偏高可增加肝脏代谢负担,还可导致肝脏原有疾病进一步加重,例如肝硬化、肝癌等,还可以导致肾功能受到损害。
患者出现胆红素偏高的情况,需及时至肝胆外科就诊,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一般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护肝药物治疗,例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甘草酸二铵胶囊、双环醇片等。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进行低盐、低脂、低蛋白的饮食,还应注意多喝水,适量运动,加速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