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利尿剂的不良反应主要导致低钾血症、低血压、低钠血症、血糖升高、高尿酸血症、糖耐量下降,反射性引起肾素活性升高等问题。
不论是糖尿病肾病还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多会出现顽固性水肿,伴随低蛋白血症,逐渐发展至少尿或无尿。
临床上多补充人血白蛋白,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及大量利尿剂来消除水肿,但是输入白蛋白后,会增加肾小球高滤过,以及大量利尿剂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耳聋,以及耐药性。
用化湿利水方剂,可以增加肾血流量,减少尿蛋白漏出,从而有效地达到治疗效果。
大量地应用利尿剂,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利尿剂主要是通过减少肾小管对液体的重吸收,从而达到排除多余水分的目的。
但是大量地应用利尿剂,往往会造成肾小管对液体的重吸收减少,会导致体内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由于利尿剂大部分有排钠保钾的作用,容易造成低钾血症。利尿剂还会引起钠排泄过多,导致低钠血症。利尿剂对糖代谢的影响是使胰岛素分泌受抑制,对胰岛素感受性降低,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
其中呋噻米容易导致低钾血症,螺内酯容易导致高钾血症,所以临床上经常将两种利尿药物联合进行使用,尤其是出现心功能不全,全身水肿时,可以将利尿药物进行联合性的使用,不同的利尿药物副作用之间略有区别。
噻嗪类药物经常使用也可以导致血钾降低,常见症状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早搏等问题,还可能会引起高尿酸血症,会诱发痛风,影响肾功能。
所以服用利尿药时要注意定期监测血钾的水平。
因此,利尿剂要谨慎使用,需要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