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尿布疹是什么

尿布疹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尿布疹是什么

1尿布疹是什么

尿布疹,又名红臀,是大小便分解后所出现的氨伤害到臀部肌肤后所产生的特有现象,属于皮肤炎症的一种。这种病症主要发生在一岁内的孩子身上,而且尤其是7-9个月大的孩子。

这种病症虽然比较常见,但是不同个体的情况也不一样。体重偏低、早产、人工喂养、拉肚子、添加辅食不久等情况下,宝宝更易患尿布疹。

2新生儿尿布疹的症状是什么

新生儿尿布疹的症状:

总体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发红、有红色斑点状疹子,甚至溃烂流水,孩子爱哭闹,表现不安、烦躁、睡不踏实。

轻度的尿布疹也叫臀红,即在会-阴-部,肛-门周围及臀-部,大-腿外侧,皮肤的血管充-血,发红。

继续发展则可能出现渗出液,表皮脱落,形成浅表溃疡,伴有丘疹和红斑,程度为中度尿布诊。

尿布疹的外观并不完全相同。

但如果宝宝戴尿布的地方看上去发红、不舒服,那表明他可能出尿布疹了。宝宝的皮肤可能还会有些肿丆胀和发-热。

宝宝的尿布疹可能并不严重,只是在很小的一块区域内长一些红点;也可能会比较严重,出现一碰就疼的肿块,并分散到肚子和大丆腿上。

但你不用着急:处理尿布疹会是经常的事儿,特别是在宝宝1岁之前。可以给宝宝直接涂抹点平安记小儿护臀膏。

3引起尿布疹的原因

1潮湿

就算是吸收性最强的尿裤也会使一些尿液留在宝宝娇嫩的皮肤上。

当宝宝的尿液和粪便中的细菌结合在一起,它们会分解、形成带有刺激性的氨。

如果宝宝裹脏尿片的时间太长,会很容易长尿布疹;

但对敏感性皮肤的宝宝来说,就算是爸爸、妈妈经常为他换尿布,他也还是有可能会长尿布疹的。

2摩擦或对化学物质敏感

宝宝出尿布疹也可能是因为尿布摩擦他的皮肤引起的,特别是当宝宝对一次性纸尿裤所用的芳香剂或清洗棉质尿布的洗涤剂等化学物质格外敏感时。

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你给宝宝用的护肤乳液或爽身粉并不适合宝宝娇嫩的皮肤所导致的。

3新食物

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或尝试一种新食品时,长尿布疹是很普遍的现象。

任何新的食物都会使宝宝粪便的成分发生改变,也会增加宝宝的排便。

如果你的宝宝是进行母乳喂养的,那他的皮肤甚至还会对你吃的某些东西有所反应。

4感染

宝宝裹着尿布的区域温暖而潮湿,正好适合细菌和霉菌生长。

所以细菌或霉菌感染很容易在那些地方出现,并导致尿布疹,特别是在宝宝皮肤开裂或有褶皱的部位。

4尿布疹的治疗方法

1.勤清洗宝贝的臀部

每次排尿排便后都要用温水清洗宝贝的臀部,擦上薄薄的润臀油;或用湿棉球蘸取具有清洁作用的润肤露从前向后擦拭干净。

但不可过度清洗和擦拭,以免损伤皮肤。也最好不要扑粉,扑粉结成块反而刺激宝贝的皮肤。

2.及时换纸尿裤或布尿布

每次为宝贝清洗臀部后,要及时换上干净的纸尿裤或布尿布,这是减少尿布疹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要注意为宝贝购买质量可靠的布尿片或纸尿裤,如果质量不能保证,即使换得勤也还会有可能诱发尿布疹。

3.臀红时注意恰当处理

如果宝贝臀部发红,已经患上尿布疹,一定要勤换尿布,并在每次换尿布时用清水清洗尿布垫过的皮肤。然后,轻轻吸干臀部皮肤上的水分,不要擦干,让该部位充分风干。

可在皮疹部位涂上一层防护膏或霜(含有矿脂或氧化锌),形成皮肤的一道屏障,缓解皮肤的过分潮湿,下次换尿布时无需除去这层膏或霜。要记住,动作要轻柔,用力会加重皮肤的损害。

a、如果宝贝皮肤上有水疱或有脓,48-72小时内不消失或更严重,就应去看儿科医生。

b、只要在儿科医生认为有必要时才使用类固醇霜剂,不可自行随意使用,以免产生肾上腺抑制。

c、尿布疹并发白色念珠菌感染后,与先前的尿布疹很难区分。

因此,尿布疹经久不愈时最好及早带宝贝去看医生,不要自行用药,这样容易加重感染,使病情变得复杂化。

5尿布疹和湿疹的区别

尿布疹,俗称“红屁股”、“红臀”,一般症状表现在屁股上;尿布湿疹是由于宝宝皮肤娇嫩,长期受湿尿布的刺激,尿液或粪便中细菌分解的尿素所产生的氨类物质刺激皮肤而引起的一种臀部的炎症。

主要表现为小儿接触尿布的部位如臀部,出现皮肤发红的过敏反应。

先是小红点,然后逐渐变为片状红斑,临床上称为丘疹样皮肤损伤,严重时会出现破溃和糜烂。

湿疹,症状可以发生在全身,比如头部,背部等等。

婴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多见于牛奶喂养的孩子。这与过敏性体质有关,既有遗传因素作内因,又能外界因素作诱因。起病时一般先在面颊部出现小红疹,很快可波及额、颈、胸等处,小红疹亦可变为小水疱,破溃后流水最后结成黄色的痂皮。渗出后红肿渐轻进入非急性期仅为丘疹。

婴儿湿疹时轻时重,反反复复,孩子在急性发作时搔痒难忍经常烦躁哭闹,影响食欲和休息,重是还可继发细菌感染,实在让大人头痛。

两者在治疗方法上也是不一样的,尿布疹治疗一般是选用直接涂抹小儿护臀膏的方法,湿疹治疗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是小儿化湿膏。